7分钟理财
这本《七分钟理财》应该是我近期看过的理财书籍中,最接地气,最符合中国现实,和最有可操作性的一本书了。这本书做到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在豆瓣上我也发现有位大神,将罗元裳老师的书中观点,整理成理财五问。用这五个问题使我们能够对理财方案的选择,有更具体清晰的认识。 第一问:究竟该拿可投资产的多大比例用于投资股权类资产?答案是:“80 定律”:用 80 减去你的年龄,剩下的数字,就是你可以放进高风险类投资,或者简单理解为股权类投资的最高占比。比如你今年 35 岁,那么你用 80-35,也就是全部可投资资产的 45% 去做股权类投资是可行的。当然,“80 定律” 只是一个简单的粗略估计法,如果你是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的状态,基本就可以采用这个比例,但是如果你有额外的负担(比如供房、父母看病、子女读书、老婆二胎),这个比例就该适当调低了。 第二问:为什么买指数优于买股票?有些投资者觉得投资指数基金是一种笨办法,只能获得市场平均收益,聪明的办法还是投资股票。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到过一种现象:大盘指数在涨的时候,你持有的股票有可能并没有涨,又或者涨得没有大盘好。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股市的涨跌是非对称的,“七赔二平一赚” 是常态。指数的涨幅其实是由那些涨得很多的股票带动的,指数的涨幅其实要比整个市场股票涨跌幅的中位数要大。个人投资者买到亏损个股的概率其实远大于买到上涨股票的概率,也就是说一个赚了 10 倍的投资者,他的盈利足以拉平 99 个亏了 10% 的投资者的亏损。而且虽然大家总是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自信满满,但现实其实很残酷,从数据来看,个人投资者的平均股票盈利能力并不好。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个人投资者贡献了 82% 的交易量,盈利占比却仅为 9%。所以,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投资指数其实比投资股票的胜率更大。第三问:是定投指数基金还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定投其实是舶来品,与之有关的最著名的故事当属巴菲特与对冲基金经理的那个十年赌约:由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挑选主动基金组合,巴菲特挑选标普 500 指数基金,双方互赌看未来 10 年哪个收益最高。结果到了约定时间,标普 500 指数的平均年收益率为 7.1%,而对冲基金经理挑选的组合收益率只有 2.2%。巴菲特赢了这场赌约,验证了指数基金可以战胜主动管理型基金。除了股神的强力背书,很多人推荐指数基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费率低,一般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管理费约为 1.5%,而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费可能只需要 0.5%,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不过《七分钟理财》却在一开始就指出同样都是基金定投,在中国和美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在美国可以买指数基金,是因为费率低,市场有效性高;而中国独特的宽幅震荡市,以及市场有效性不足,使得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定投相比指数基金定投,更容易获得理想回报。试想,标普指数在过去十年间不断创新高,而上证综指则牛短熊长、长期在 3000 点上下徘徊,就算定投坚持得再好,被投资产不给力,也是不行的。这一点,也非常符合我的直觉:选择用来定投的基金,一是要有一定的波动性,二是要长期走高。因为只有波动性大的基金,才有低位补仓、拉低成本的机会;而只有长期走高的基金,才能让你有在高位止盈的机会。虽然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费率高,但是只要你选择了一只长期表现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那么它的超额收益是完全可以弥补那多出的管理费的。第四问:如何做资产配置?所谓的资产配置,其实就是指资金在股权类、债权类、商品类或另类资产等大类资产之间的分散。之所以要分散在不同资产之间,是因为各类资产因其本源属性,不会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从而可以降低组合的波动性,或者简单来说,就是 “东边不亮、西边亮”。当股票跌的时候,有债券托底;当债券跌的时候,股票又涨起来;当股票债券都跌的时候,黄金又有不错的收益。这就达到了分散风险的目的。 一般来说,应当有一部分核心的资产作为自己组合的压舱石,比如价值股的基金和一部分稳健的债券型基金,这部分收益虽然不见得很高,但胜在稳定性较强;此外,则可以增添一些成长股的基金来增强组合收益,同时也安排一部分资金投资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支持。第五问:如何做资产的再平衡?此外,由于你的资产组合的价值会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三个月或者半年),对自己的组合进行一定的调整也是很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你让组合继续符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可以帮你在高位卖出资产和低位买入资产。具体来说,假设经过一轮股票的牛市,因股票价格上涨,股票在你资产组合中的占比从 50% 上涨到了 70%,而债券则从 50% 跌至 20%,那么你就应当卖出股票(高位减持),买入债券(低位补仓),直到组合的配比又回到 50%:50% 的初始状态,这样你就完成了组合的再平衡。最后,理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场与自己人性的斗争,了解清楚原理,坚定信心,开启我们的定投和长期投资之旅,如有必要也咨询专业顾问的意见。希望大家都能获得美美的 “睡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