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特级航天员杨利伟接受羊城晚报专访:
未来“飞天”未必都要“宇宙最好身体”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倩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受到中外媒体的瞩目,而第一个站在通道上接受采访的,正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特级航天员杨利伟。
两会期间,杨利伟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对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未来,他带来了不止一个好消息。
谈航天员选拔
驾驶员要有“宇宙最好身体”
羊城晚报:今年将开展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不单单要选拔驾驶员,还要选拔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杨利伟:以前航天员都来自于空军飞行员,这一次要面向社会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面向相关的工业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的大学。这意味着,随着真正的科学家的加入,中国载人航天向着科研应用的阶段又迈进了一大步。未来,将有更多科学家能够在真正的太空环境中展开尖端科研探索。
羊城晚报:大家都很好奇,科学家是不是必须得有空军飞行员一样的身体,才能被选上?
杨利伟:航天员的身体要求都是最严格的,但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选拔标准会有一些下调,根据需要会有适当调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我们平时坐民航客机,虽然都在天上飞,但对乘客和驾驶员的身体要求完全不同。
羊城晚报:航天驾驶员需要应对什么样的情况?
杨利伟:对驾驶员的身体要求高,是因为他们不单单要驾驶,而且要对飞船的安全、组织和指挥都要负责。当飞船出现风险时,驾驶员必须具备处理能力。比如航天员承受的过载峰值一般是地球重力加速度的5倍,但训练时必须承受8倍,因为应急状况下可能会超过8倍,这相当于8个自己的体重压在身上。这时,不能所有航天员都丧失工作能力,所以要求驾驶员必须具有极强的身体素质。
“飞天”专家拟放宽身体限制
羊城晚报:很多科学家恐怕首先过不了近视这一关。
杨利伟:除了职业航天员也就是驾驶员,未来从社会其他领域选拔的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将不必非得是“宇宙最好身体”,甚至,以目前的航天器设备标准,对视力的标准有所放宽。比如载荷专家的矫正视力达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的,但深度近视肯定不行,因为会承受不了过载,导致视网膜脱落。
羊城晚报:听说身高太高也是不行的?
杨利伟:以前,对身高、年龄等基本生理指标都是“硬杠杠”,比如一米八的大高个儿,现在的航天器还装不下,但随着航天器的更新,以后这些身体条件都会逐步放宽。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对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新的选拔标准,肯定和驾驶员的标准是有区别的。
其实神舟五号返回后,我就跟专家说过,健康人群经过短期培训,应该是可以上太空的。
羊城晚报:对学历的要求标准是怎样的?
杨利伟:在身体条件放宽的同时,随着太空科研工作的推进,对航天员文化素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前两批航天员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下一步还会提高标准,对载荷专家的要求必须是博士以上,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
谈太空的经历
神秘声音?应该是正常现象
羊城晚报:第一次上太空,而且是独自一人,人们对你的那段经历有太多猜想,比如说你听到了神秘的声音?
杨利伟:我在太空时确实听到了不规律的、不定时的敲击声,但不是网上演绎的“敲门声”。我返回地面后马上就和工程人员交流,后来也做了很多测试研究,虽然还没有很准确的结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个正常现象。基本可以认为原因在于压力、真空、剧烈的温差导致的各种金属材料和碳材料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发出的声音。
重返太空?我随时接受挑选
羊城晚报:都说太空会让人感到孤独,你当时有这种感觉吗?
杨利伟:我在太空时间不长,只有一天,而且只有我一个人,工作很紧张很繁忙。作为职业来讲,选择了这个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无数次的心理冲击之后已经习以为常,我没有感到孤独。
但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很难有其他的任何事再能超越这件事给我的体验和影响。这种感受完全不是个人的,是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实现的骄傲,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的不会理解。很多航天员交流时都有这种感受。
羊城晚报:如果可以,你还愿意重返太空吗?
杨利伟:我,随时接受挑选。对飞行我还是很向往,因为每一次飞都会有遗憾。比如景海鹏虽然已经飞了三次,但也还觉得有的细节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总想再去尝试。对飞行、对航天,我们真的充满感情。
谈中国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目前不会“无人化”
羊城晚报:我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设,距离目标期限只有4年时间了。
杨利伟:是的,时间很紧迫、任务很繁重,需要我们加班加点去干。
明年,我们会有新型火箭发射。20多年来,我们发射密度最高的是2016年,全年共发射4次;但到了2021-2022年,发射密度会明显加大,每年至少有5-6个航天员上天。
羊城晚报:现在各种无人技术设备不断涌现,航天事业也会向“无人”发展吗?
杨利伟:从目前技术发展的情况看,载人航天还无法被取代,因为还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航天器和空间站的组装、维护、维修、科学实验等工作,人机的结合等科学。
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改革红利
羊城晚报:今年的一部科幻电影中,章子怡扮演的中国航天员参加国际行动。未来我们的空间站建成后,会开展类似的国际合作吗?
杨利伟:目前我们和EASA(注:欧洲航空安全局)、联合国外空司等都已经开展了合作。很多国家都向我们发出交流合作申请,请我们帮助选拔训练航天员,并提出联合飞行。但美国还是对中国采取封闭态度,中国航天员还没能直接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中。
国际合作一定是大趋势,在空间站应用方面,中国是开放合作的姿态,大到舱段级的合作,小到应用项目或航天员的合作,都可以开展。
羊城晚报:中国的载人航天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进步,是如何做到的?
杨利伟: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到今年刚好成立20周年。20年来,这支总共才21人的队伍,就有11名航天员14人次进入太空,20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虽然我也是其中一员,但也发自内心地觉得很了不起。
中国多年来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国载人航天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还有后发优势,借鉴了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还包含了大量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比如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美俄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源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分不开。中国改革开放40年,载人航天25年,可以说是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造就了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教育部:今年80%中小学要接入带宽10M以上互联网 下一篇:34年不留家庭作业!三任校长接力“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