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业项目,补教育短板,建资助体系
井冈山:教育扶贫点亮人生梦想
本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雷杰能
不久前,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这一成绩鼓舞人心。在井冈山市脱贫的过程中,教育,也贡献了一份沉甸甸的扶贫成绩单。
“有诉求打我电话”——
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
塘头村是井冈山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是井冈山市教育局的对口扶贫对象。该村红卡户户主谢爱元家的大门旁,镶嵌着一块牌子:“古城镇塘头村第一书记公示牌”。
担任塘头村第一书记的,就是井冈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郭清东。他的相关信息和电话号码都印在牌子上,牌子下方写着两行红字——“如您有什么诉求和困难,请您拨打我的电话,我将尽力帮助您!”
这是井冈山市教育系统积极投身全市扶贫攻坚大会战的一个印记。人口只有16万的井冈山市,现有1694户特困户和4715户一般贫困户,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井冈山市教育局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扶贫工作方案,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以发展增收一个产业项目、解决一个劳动力就业、解决一个贫困子女读书等方法帮扶,让每一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以上稳定的增收项目,实现脱贫致富。
塘头村委会的会计介绍说,市教育局对塘头村的帮扶,做到“输血”与“造血”并重,帮助村里筹集3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面积达600多亩的油茶基地,还新建了100亩的茶叶基地,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局驻村工作组人员与附近瓷厂联系,推荐村里的10多户贫困户村民到瓷厂就业。在井冈山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塘头村5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在扶贫工作中,井冈山市教育局帮助村里搞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乡村道路、桥梁和水渠等基础设施。2016年12月,井冈山市教育局与江西省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联手,在村里铺设了一条水泥路,村民们把这条路命名为“兴教路”,并在路边立起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上了路名,以示感激之情。
尽一切办法办好农村校——
补齐教育短板责无旁贷
井冈山市以办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途径,加大对贫困户子女就学的帮扶力度,扶贫对象中年满16周岁、初中毕业以上的子女,都可以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免伙食费、免住宿费和免学杂费的培训,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的。
“我一直想送小孩到技校学门手艺。现在好了,教育局帮我联系了学校,不但不用交钱,而且贫困户子女还可以享受助学金!”塘头村村民龙晓祥说。
在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井冈山市教育局把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填谷造峰、补齐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该市以“强校+弱校”及“1+N”模式,争取上级单位及名优学校对井冈山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全市每年举行的互访学习帮扶活动可达数百次。
近两年来,全市已完成20多所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改造和教学装备添置项目。井冈山的每一所学校都与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关系,每一个贫困学子至少有一位爱心人士帮助。
“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疏通农村教师的上升渠道。比如对农村教师职称晋级、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创造条件助力他们解决婚姻问题,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让农村教育助力小康社会建设。”井冈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福明说。
对贫困家庭的“天大帮助”——
不遗忘一个贫困生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井冈山市为贫困户家庭的孩子读书就业开辟绿色通道,拿出20%的中招“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016年,该指标提高到30%,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中招“三定向”学校,加20分录取。
为了帮助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井冈山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制订了从学前教育至大学的一揽子资助计划,如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贫困生资助、高考入学资助、贫困生无息贷款及社会资助等,贫困户子女就读高中时,学费和书本费全免。
井冈山的教育扶贫中,社会助学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几年来,全市各类社会助学项目达到近50种,资助人数近千人,每年资助金额超百万元。其中,受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超250人次,年帮扶金额达40余万元。
谢爱元的妻子刘石清说:“我的小孩大的在读高中,小的读小学一年级,都得到了‘百年树人’助学基金的资助,每个小孩每年能够得到3000元补助。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帮助。”
从2015年起,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井冈山市签订“百年树人”公益助学协议,资助井冈山300名贫困生每人每月250元钱直至完成学业;从2016年起,武汉和合集团对50名井冈山市三年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进行每人每年3600元的帮扶,连续帮扶7年直至其初中毕业,金额共计126万元;自2011年以来,深圳游友爱心援助多年如一日资助井冈山100多名贫困学子每人每年1200元……井冈山的教育精准扶贫,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生活在爱的温暖中。(本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雷杰能)
上一篇:甘肃将实现残疾生助学全覆盖 下一篇:内蒙古: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