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更好地解决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5月11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以下简称人才专委会)主办,深圳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协办的首场区域人才引进与评价研讨会(华南)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老师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经验。
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亚南,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江铭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兼学术桥创始人吴报华,深圳大学人力资源部主任陈智民,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王兵,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力资源处处长谭海曙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艳琪主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艳琪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与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
李志民在讲话中提到,为了响应党和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满足国内特别是正在全面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去年12月专门成立了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人才专委会一方面是开展人才方面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是加强在引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像今天组织这样的活动的开展,真正的服务好专委会的广大会员。他希望高校要能“走出去”,发掘人才的增量市场,从国外引进有志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识之士、专业人士服务于我们国家的建设。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更好地引进高水平人才和使用人力资源,有效开展人才宣传,是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路、增进交流、开放视野。他认为今天这样的研讨会很有针对性,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希望像这样的会议能够成为一个分享各学校的人才实践经验,探讨相关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的平台。
在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首先做了题为《人才评价与发展》的演讲,他首先分析了应该怎样科学评价人才,健全人才的评价机制:用人用才的机制更加灵活,关键是要创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喊口号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琢磨本质规律在哪。人才的引进也不能泛泛地谈,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要针对学校的定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牌专家要有配套人才支撑,团队很重要,学校配套的条件是否具备?从现在来看,经济的状况虽然说待遇有差别,但更多的是事业留人。另外,要针对学校的发展阶段,如果学校还处在农耕时期,农业机械化时代需要多买拖拉机,如果学校处在现代阶段,那是需要发展建飞机场、建高铁。学校现在有没有飞机场?引来飞机怎么办?
他还提出,科研评价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绑架,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导致大量的科研是模仿和重复,科技评价指标围绕“知识价值”设计权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首当其冲的是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人才聘用和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方面,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改革科研人员聘用机制,用科研项目劳务费聘用相对稳定的基本科研队伍。第二,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新时代要有新导向。因此引才的本质可以总结为“栽下梧桐树,搭建凤凰巢,创造出能够留住英才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学术水平和能力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