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教育部1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介绍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首批入选课程以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其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创新创业课以及思想政治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说,“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 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据吴岩介绍,本次推出的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高、广、好、强。
一是课程质量高。高水平大学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等高水平大学为主建设的344门课程入选,占整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70%。以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名家名教授领衔的课程340门入选,也占70%。
二是共享范围广。在入选课程中,选课超过10万人次的课程有78门,占了16%。比如说国防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口语》选学人数超过98万人次,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选课人数达到了85万人次,北京大学在国际平台上限的《Chinese for Beginners》(《初级汉语》)选学人次达到了45万人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情况
三是应用效果好。入选课程坚持“学生受益第一、开放共享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强调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跨区域跨学科推动东西部高校共享优秀资源,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
四是示范作用强。我们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3200多门课程中脱颖而出,由地方和高校首先推选出1383门,然后再优中选优,选出了490门。因此这些课程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慕课的最高水平。
另据介绍,今后,教育部还将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为重要手段,来服务于三个“一流”(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目标。
具体来说,首先是建立一批一流课程。到2020年,教育部要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再认定7000门线下精品课程,合计推出1万门国家级的一流精品课程。同时推动各地因地制宜,也推出1万门线上线下省级一流的精品课程,用这两个1万门,来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跃上新的台阶。
第二,要建立一流的课程标准。即要制订中国的慕课国家标准,力推其成为国际标准,为世界慕课标准提供中国方案。
第三是在建、用、学上下工夫。要发挥中国独特的体制优势,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更多教师建好课、用好课,推动更多学生学好课,真正让学生受益。我们刚才开的推进会,就发出了建、用、学的强烈信号,通过大力推进建、用、学,把更多高质量的慕课输送到中西部地区高校和边远地区薄弱高校。
最后就是做好相关配套制度跟进。要积极推进建、用、学的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慕课的学分管理制度保障,把制度跟进、制度保障做好、做足、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