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涵博
导读 :钱志龙是一位在美国小学做过九年校长的教育人士,最近拜读了他的新书《校长日记》,感慨很多,为了结合自己最近做家庭教育的心得,就把通过读这本书所获得的收获整理成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家长们带来一些新的想法。
从小就比较幻想可以上国外去一窥究竟,记得在大学毕业之前,我的导师在问我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跟我提到过,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出国去看看,国外的环境和国内差别非常大,如果到了国外生活过就会有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是对于国外究竟是怎么样的状态却一无所知,虽然每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国外的情况,但是不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是很难真正体会到外国究竟和中国有什么样的差别。
所以当我读《校长日记》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一个刚到国外的人的好奇心情来看这本书的,希望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1
中国人做美国小学校长后发现的事
《校长日记》主要描述的是钱志龙老师在美国硅谷附近的一所半岛国际学校小学部担任校长的经历。在美国当校长的一般都是白人,很少看到中国人担任这样的职务。
不过能够通过中国人在美国当校长的经历来传递美国教育的一些“本来面目”,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家长来说,外国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我们有哪些不同,也许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
比如外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中国的孩子到了美国之后有哪些问题,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相比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下面选两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书中事例,来探讨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一些不同之处。
2
我们的教育需反思的地方
当作者在美国当校长的时候,来了一批到美国交流的孩子,作者所在的学校负责了接待,安排“老家人”和他们学校的孩子一起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一些非常显着的差别。
来到美国交流的这些孩子都是学校里面成绩比较优秀的,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品学兼优”,但是在来到外国的学校之后,会表现出一些我们不曾见到的现象:乱扔垃圾。作者在看到这些印有简体字的包装纸的时候,默默地捡起来扔掉了,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有种被娘家人丢了颜面的小媳妇的心情“。
当我看到这个描述的时候,内心还是咯噔一下的。中国在公共品德教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这种乱扔垃圾的现象却并没有真正减少,这是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地方。
3
为何国外孩子待人接物更自信
其实,最令作者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孩子的待人接物方式,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腼腆。
书中这样描述:”中国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不大方,大多是羞羞答答,躲着镜头,绕着人走,不打招呼,也不好好回答问题。他们以为我不会中文,还当着我的面议论我,非常没有礼貌。他们的英语功底是不错的,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来,我想也许这更多的是因为不自信“。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文字,脑子里都会蹦出这样几个关键词:不大方、没礼貌、不自信。其实不只孩子,我们大人也会表现出不大方、没礼貌、不自信,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性格,我们的文化使然。
美国的孩子在待人接物上和中国的孩子差别非常大。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现自己,而且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是被纳入学生测评体系的,可见美国人对孩子从小就能够展现自信力是多么的重视。
4
国外普通孩子的校园环境
上面举出了书中所描述的两个实例,其实所展现的仅仅是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之间有差异的一个方面。在《校长日记》中有大量这样的描述,不能一一列举,再者本身这本书就是由一篇篇日记汇总而成的,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通过读《校长日记》,我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
第一个就是美国的教育环境比中国要复杂的多。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学校什么肤色什么国家的人都有,而且作者担任校长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情况非常复杂,会面对非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
中国的孩子周围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都是接受同一文化熏陶和培养的,出现的问题也往往比较简单,容易处理。而一旦中国的孩子出国接受外国的教育,就会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出现问题的时候所要面临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
第二个就是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都需要父母和家庭的力量。这本书里描写了大量外国家庭因为父母对孩子疏于教导、缺乏关爱,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该有的行为,比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起绰号,欺负弱小同学,顶撞校长甚至校园暴力。
我非常同意书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性格多半是家长素质的折射和家庭教育的客观体现”。无论是中国的孩子还是外国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人,因为有一句话说的好:children see,children do。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人生和快乐的生活,毕竟人都是希望未来是幸福的。
中国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个好学校,外国的家长同样如此,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
所以,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未来在国外接受教育,不是因为觉得外国的教育比中国好,而是想让孩子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样的想法也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
以上是个人通过读《校长日记》所获得的一点收获,我一直觉得,老师除了要给孩子知识教育外,还要给孩子的家庭输出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才能体现作为老师的价值。
上一篇:A-Level备考 - 如何规划准备2017年5-6月A-Level大考- 下一篇:2018考研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你可以这样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