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 11:27
来源:搜狐教育
高等教育
/双一流
/教育改革
原标题:杜玉波:必须实现双一流建设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协同并进
编者按:日前,随着中国“双一流”大学名单的公布, “双一流”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2017亚洲教育论坛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在介绍中国高等教育时强调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亚洲教育的重要实践要求;也是中国教育的责任使命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和博大胸怀。这一基本方略,为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指明了方向,深刻反映了世界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回应了亚洲教育的重要实践要求,表明了中国教育的责任使命担当。
第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世界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和知识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认知上的高度一致性,反映了全球教育人士的广泛共识。
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团结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知识和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会对众多利益攸关方的作用和责任产生影响”,这是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重要观点。
教育是实现各国人民全面互联互通的纽带。关注教育目的和相关性,提高全球公民意识及公民参与度,促进跨文化对话,尊重文化多样性,整合人类生活多层面,实现社会和谐和公平,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现代化2030行动框架” 的典型特征。
教育是世界人民分享创新发展经验的平台。经过改革实践的长期探索,中国教育已经发生全方位变化、获得系统性提升、取得历史性成就。现在,中国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4%,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再过几年就可以达到50%,进入普及化水平。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近5年培养了34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了3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愿将中国教育经验贡献给世界各国人民分享和借鉴:一是,中国长期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本国策,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艰苦条件下,坚持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各级政府举办教育、社会各界支持教育、各级各类教育深化改革的可喜成绩。二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始终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采取多种倾斜政策支持推动西部农村经济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使“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三是,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中国教育将在发展全面均衡的优质教育方面,做出更加不懈的改革创新,为此,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吸收世界一流教育的宝贵经验。
第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亚洲教育的重要实践要求。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历史与现实深刻思考而贡献的中国智慧。自2016年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建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的起点在亚洲,亚洲各国更要团结一致,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点的教育交流合作道路,努力在推动亚洲各国日益走向繁荣的历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具有共同或接近的教育文化传统。亚洲国家、社会及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高度重视,包括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学校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已经在社会人力资本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亚洲职业技术教育深度传播了工匠精神传统,也在劳动力素质提高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
中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具有共同或接近的学校教育优势。近年来,一系列国际教育测评结果,凸显了亚洲,特别是东亚基础教育质量的全球关注度。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既是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世界和亚洲教育的共同问题。
中国与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同样面临共同或接近的教育创新挑战。特别是学校教育领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方面,传统文化束缚的影响会时时显现。为此,中国教育在广泛吸收世界经验的同时,始终注意从国情实际条件出发,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践。
具有中国特色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正在取得显着成效,我们愿与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通过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分享教育发展成果。现在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有4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我们也正在努力将中国建成为各国人民向往的留学教育目的地国。亚洲各国是近邻,亚洲国家之间日益频繁的教育交流合作,必须致力于引领世界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推动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借鉴。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教育的责任使命担当。 作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把中国教育办好就是对世界教育的重要贡献。未来中国教育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这两个重大战略判断指导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道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我们经历了从期望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今天教育强国的不懈努力。我们要通过一系列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让教育实现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充分发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引领作用,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必须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协同并进。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在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导下引领中西部高校创新发展,整体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真正做强中国高等教育。
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道路,必须回应社会关切、关注改善民生。要把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切实让所有办学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切实让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全面释放,切实让人民在教育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富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
上一篇:翡翠教育:细分课程,提高学员求职成功率 下一篇:【投资】智课教育完成2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国科嘉和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