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会于7月28日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北京需积极创新就业机会,确保城市稳定与活力。
随着非首都功能的外移、低端批发市场的整治、临街“开墙打洞”小商业的治理,北京市低端就业市场空间被逐步压缩,城市服务业发展也迎来升级机遇。新增就业人口如何配置到城市各行各业之中需要依赖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同时也为城市产业规划带来挑战。北京的城市定位中不再以经济中心为发展目标,科技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成长领域。未来北京市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仍会带来相当的就业机会。
首先,促进信息、金融、会展等产业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符合北京市长期发展规划和城市定位的会展业、金融业、信息产业都有很好的创造就业的潜力,这些领域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与东京等公认的世界城市比较而言,北京市相关领域的就业容量仍有较大的空间,可望吸纳一定的就业人口。
其次,适应新生社会需求领域,积极引导就业。社会发展带来新的职业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二胎儿童生育比例的提高,养老服务、儿童服务行业会有更多的就业需求。这些行业的人才会逐渐成为职业市场的新宠。
第三,鼓励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技术更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比如快递人员、快车专车司机等,能够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在以上这些领域里,为满足就业需求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从全国来看,熟练的技术工人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求,同样的,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高端服务业人才也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北京市应该积极利用自己丰厚的教育培训资源,为高端服务业提供人才储备。
上一篇:青海省海东市就业创业体系日趋完善 下一篇:新疆:吉木萨尔县就业局“对指标、补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