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山之石 |
语文:提升能力涵育素养 |
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发布中心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唐洁
“一模”是对高三复习的首次全范围、系统的测评。为了尽可能高质量地呈现复习的阶段性水平,考生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语文科目的备考。
一、精研《考试说明》,熟悉考试内容
语文考试的内容整体归类为需要识记的知识性考点和需要训练的能力性考点两大类。对知识性内容,尤其是范围相对较明确的常见修辞方法、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及特殊句式、古诗文背诵名篇等,考生要全面而扎实地复习。对于语文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将其归纳为应用、审美和探究三方面。在试题呈现上,分为阅读与写作两部分。考生要在老师的引领下清晰地认识具体考查方式,分专题、有步骤地训练。
二、聚焦自身现状,突破能力短板
“一模”前,考生要聚焦自身复习现状,发扬优势,提升短板。阅读方面,整体归纳概括是基础,理解逻辑关联是关键。品味与赏析文章侧重于对考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相关知识。写作方面,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微写作训练的关键;在尊重生活逻辑、关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理性的思考、清晰的逻辑表达是议论文训练的重心;情节的设计、细节的刻画和想象的调动则是记叙文写作应具备的能力。考生若能有效利用练习,找准自身能力的优势与短板,精准发挥能力,逐个击破难点,就能让复习效果再上台阶。
三、训练审题能力,优化表达逻辑
在考场上,试题是能力考查的载体。为了让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考生要先过审题关。一般来说,语文试题的表述有清晰的层次。审题时,考生要先明确核心任务,再立足问题情境,对任务加以分解;组织答案时力求准确呼应题干要求,答题逻辑清晰外显。作文的审题更属重中之重。梳理题干层次,整体把握题目重心,再通过立意与行文加以呼应,是考生要树立的基本意识。
四、培育语文素养,丰富生命体验
考生虽然身处高三,读书积累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语文试卷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个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一次次撬动思考的追问、一份份深入灵魂的热爱都是考生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土壤。考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借力语文考试,关注生活,体察时代的脉搏,扩展心灵的疆域,丰富生命的体验,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抒写奋斗之歌,实现青春之梦。
数学:分析自我提高效率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师赵红
一、了解高考,明确方向
1.明确高考考什么
对于《考试说明》中提到的考点,考生要逐一对照教材排查,看自己对哪些考点还不熟悉,要尽快学会,不能有遗漏,也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考生要结合《考试说明》,标出每章的思维导图,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要包括基本知识点、常考题型、解决方法、注意事项等。在考试前,考生要认真翻阅。
2.研究高考怎样考
基础薄弱的考生可参考往年的必考题,从较容易的题型入手进行专题训练,逐一攻破;成绩较好的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体会能力题的考査点、解决方法是什么,进而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考生还要思考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年份中考查角度的异同是什么,进而应对高考中的“变”。近几年高考中的“变”基本上都是考査知识的生成过程,考査考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考生要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考试说明》中B级考点和C级考点的推导过程。
二、想办法突破瓶颈
1.分析自我有的放矢
考生要清楚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哪强哪弱,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对于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不忘即可,要多练那些能让自己提分的题,并且不能产生疲于应付老师作业的心理。
2.借助答案提升自我
多数考生的困惑在于对数学科目最后三道大题没有解答思路。临近高考,时间紧、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根据自己要攻破的题型,在往年试题和近年模拟题中找30道典型题,按照7∶3的比例直接看答案和独立做题(看7道题的答案,独立做3道题)。看完答案后,考生要反思解题的突破口是什么,关键点是怎么解决的,总结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并在独立做题过程中尝试应用。考生如果看不懂答案,要寻求老师帮助。因为这些看不懂的地方正体现了考生能否攻破此类问题的关键。
3.用好课堂提高效率
复习阶段,考生在课上要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尽量将问题在课上解决。听课时要重点听老师是如何分析问题的;着重体会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过程;记录老师总结性、点拨性的话语。
4.利用错题提高分数
考生可将错题积累在一起进行记录,简要做好批注,写明错因及注意事项,经常翻阅错题本,重点看批注。
英语:整理错题积累方法
北京市龙潭中学高级教师徐刚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考生要主动对错题进行整理和思考,在做题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知识以及方法。
首先,考生要确保基础知识的扎实牢固。对语法填空的复习,考生不要单纯去复习语法、时态、句型,而要把理解语境作为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运用;要围绕动词并以动词为核心,把各种时态以及涵盖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结构强化练习,根据文意全面考虑时态语态,不出小错。对于非谓语动词的复习,要把之前做错的题目拿出来,理解非谓语动词所表达的意思,并弄清楚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确保形式、意义上的双重理解。同时,考生要关注句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复习、整理学过的介词搭配,积累地道的介词用法。考生要在做题中不断总结,总结考查规律。
其次,考生要保证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考生要整理之前做错的试题,可把完形题改为短文填空加以练习,不看选项,根据语篇的理解和脉络填出词汇。这样一来,考生可在填空中培养地道的英文语感,感知文化差异,也可在完形的复习中熟悉高频词汇。在完形填空练习中,考生要注意固定用法、固定搭配的积累,积累熟词新意单词,并运用构词法的知识扩展词汇量。关键的是,考生要以发展、变化、联系的眼光在语境中推断,不能孤立纠结局部。在阅读理解的复习中,考生要关注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注意利用文章的结构准确理解题意。此外,考生还要保证每周完形和阅读的阅读量,坚持阅读,做题时要限时完成,不能拖沓,从而保证做题的速度,更加准确、高效地捕捉考点。
总之,“一模”前的复习十分关键。考生要调整心态,制订计划,定时练习,不断整理学过的知识,更要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思考,总结出错的原因,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做到基础知识牢固、阅读信息准确,从而考出好的成绩。
政治:完善认知勤思善选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教师赵丽娜
对于高三“一模”政治复习,高三生要建构知识完善认知,勤思善选,总结方法。
建构知识是指考生要抓住政治学科每个模块内容的主要线索和脉络,比如《经济生活》的主线是要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生活》的主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
完善认知是指考生要明确在每一模块中起主体作用,可再生其他知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即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结论性知识。考生要强化落实,重点记忆,在复习中细化展开,掌握知识间联系,并通过习题训练对知识进行整合、迁移。
考生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就要善于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的第一步是选题,要有针对性,符合自已的需求,所选的题要能稳固自己的长处或弥补自己的短处。
做题时,考生要先思考该题属于哪种题型,该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需要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从每一道题中有所收获,使每一道题目都能给自己启发。考生要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否与答案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通过比较,归纳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不得分的症结在哪里。明确是知识点记忆不牢,还是审题理解有偏差或是知识调用、整合等问题,找出问题所在,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考生要通过做题“量”上的积累,从中探寻出规律,总结自己个性化而有指导性的方法,以促成“质”的变化。比如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等。
在解题方法上,解答选择题一般要经过审材料、审设问等,通过比较,选择出最佳答案。非选择题的解题则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逻辑思考,从不同行为主体作答,把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切忌脱离实际,避免生搬硬套。考生要学会将教材语言、时政语言,材料语言巧妙融合。
历史:历史备考有4招
北京第一六六中学教师李红颖
历史科目“一模”主要从试题的覆盖侧重,包括知识、题型方面,以及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而言更接近高考。在复习时,考生要关注两点:念书与答题。
1.静心落实基础和主干知识
历史学科以史实为基础。在复习过程中,五本教材考生要越看越厚,要对三本必修教材间的联系,每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过程特点,不同事件间的彼此联系进行横向、纵向记忆,中西方对比分析等要点面结合。考生要将碎片化知识构建成知识体系,构建专题性的知识网络,进一步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历史考题基本上是提供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在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中西对比。考生复习时要点面结合,把握知识脉络架构。考生可通过做题发现漏洞,及时回归课本,在念书时不断回忆这部分知识做过的题侧重考什么,在重复记忆过程中让知识重点清晰明了,但要避免机械记忆。
2.做题时总结思路与方法
考生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问项与限定项,结合材料与所学主干知识解答。考生要充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有时,依据材料回答的问题答案都在材料里。所以,考生要细心读题和材料。虽然答题没有固定格式与规范,但基本答题思路可以借鉴。例如,对比题中,依据材料或所学先思考对比的角度或类别,不同点要一一对应,相同点使用“都是……”;论述题和论证题要明确论述的主题或观点,史实要充分(最好2个史实以上,没有特定要求要注意运用古今中外的史实),史论结合,落点要准确,逻辑要清晰;解读题要关注解题的视角、主题、发展脉络等不同要求,确定解读思路,小结的归纳与提升。
3.热点是试题的切入口
老师会带着考生有针对性复习一些热点题,但从历史学科角度而言,热点主要是试题的切入口,答题内容大多是历史基础知识,所以,考生要夯实基础知识才是主要的。
4.练习答题速度
“一模”前,除了历史学科的复习练习,还要练习文综的答题速度,保证能答完。考生要把握时间以及最后时间段的试题取舍,要尽可能争取拿到能拿的分。
地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师马宝红
一、知识与技能
1.构建空间概念
考生要注意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以专题引领区域地理的复习,着重分析区域特征和差异,掌握地理要素间的联系,适当拓宽“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方面的知识复习,利用不同能力水平层次的训练题,进行地理空间判断能力的分层训练。在训练中还要注意用时,如果达不到目标,还要进行复练。
2.理解原理,掌握规律
考生要善于归纳、总结地理规律,善于运用从一系例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由一些特殊地理事实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的思维方法。只有充分理解地理原理,才有可能解释清楚地理现象,才是真正地掌握规律。
3.关注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试题“现实性”较强。考生要多关注实事热点,用地理视角分析题目,找到对应的地理知识。同时,要回归知识结构,注意答题规范。要想掌握课本知识点,特别是地理学科,考生就要多接触自然和生活,让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思维与方法
1.强化解题方法,完善答题技巧
考生要加强对解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培养,理清解题思路及答题要求,避免解题中的“低级错误”。如: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等。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考生要注意关键词、限定语,明确情景和要答的问题;答题时书面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同时,考生要重视主观能动性,锻炼读题、审题能力,最好每天都完成一道主观题训练,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应试技巧。
2.避免思维定势,注重迁移应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强化后,考生容易出现思维定势,在面对地理问题涉及的地理背景条件不变时,考生要能快速回忆出已学的地理知识内容并及时迁移到问题中作出正确解答。但现今的高考试题更多要求考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用固化的思维定势去解决地理问题。
物理:温故知新细致复习
北京市团结湖第三中学教师管莉燕
首先,重温课本,默画知识结构。“一模”前,各学校已完成了一轮复习,知识点已经细致整理过了,知识结构也比较明朗。虽然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已经读过课本,但有些知识点会遗忘,而近几年选取课本中的内容作为题目材料的情况较多,所以,考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重读一遍课本,过滤一些常考或遗忘的知识点。知识结构比较清晰的考生可细致地画一遍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不太清晰的考生可利用复习材料中给出的知识结构图进行知识梳理。比如,题目给出平均速度公式,考生可再填写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平均速度公式;对于基础更为薄弱的考生可根据课本复习概念公式,并录制符合自己水平的公式视频或音频资料,每天起床后或临睡前看一遍,达到记忆的目的。
其次,错题分类,查找漏洞。自从进入高三,考生已经做过很多题。有的题目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考生可先把改错本上的错题看一遍。基础较好的考生要把错题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能力层次进行分类。比如,看到错题本发现自己推理和应用能力比较差一些,那么就把错题本中的这类题目再细分一下,看看到底哪里有问题;基础较为薄弱的考生可把错题按照《考试说明》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复习,了解自己哪些知识点有问题。比如,原子物理里关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比较模糊,那么就把原子核几个人工核转变的方程重新写一写,同时回归教材翻看课本,彻底弄清楚。
第三,温故知新,强化实验。实验题一般是18分,14分左右的基础分是大多数考生可以努力争取到的。物理《考试说明》上一共有19个实验,可分为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几大类。考生可按照这个分类复习,也可按照仪器使用进行分类复习。比如《考试说明》中“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都用到了打点计时器,那么考生可按打点计时器的仪器使用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细致,才能在“一模”前对实验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化学:系统复习强化训练
北京宏志中学教师张瑞莉韩雨娟
一、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强化
高三第一轮系统复习后,考生要回归基础知识,针对这部分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在重视主干知识的同时,不要忽视化学思想方法。例如,将一道大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这样能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作出解释。
面对一道题,考生先要分析它由哪些知识组合在一起,出题人的考查意图是什么,再沿所给条件入手,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重视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运用化学语言,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非智力因素的辅助
1.时间安排
在理综里,化学的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七道选择用时10分钟,四道大题每道大题平均用时10分钟。在考前,考生要掌握好这个节奏,做好限时训练,避免时间不够用做不完。
2.答题策略
(1)在平时训练中,考生要调整做题顺序,把会做的、擅长的题目先做好,把耗时超量的题目放在最后。这样既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使自己最大限度地抓住得分点。
(2)针对固定题型,考生要制作好答题“模板”,并在具体应用时进行修饰后套用。例如,遇到有关速率的问题,考生要立刻联想到影响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3)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读题时尤其要关注细节,例如括号里的已知信息、额外的附注等,答题时注意反应条件,注意有机结构简式的书写规范。
生物:掌握正确方法保持良好心态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教师杨天琦
一、研读《考试说明》把握高考方向
考生可对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表逐项复习,关注每个知识点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做到全面且精准。同时,考生要细致研究参考样题,明确高考命题的形式、指导思想、考查深度和广度。
二、自主构建网络掌握核心概念
为了扎实掌握和运用知识,考生要将琐碎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构建出体系。考生可选择自主构建概念图或思维导图,以专题为单位从整体上把控知识脉络。
三、关注课本实验培养科学思维
课本上的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科学史实验。考生复习学生实验时除了要关注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外,还要思考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在复习科学史实验时,要关注实验的背景及实验设计思路,领悟经典实验的严谨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四、重视往年试题勤于总结反思
考生可参考往年试题,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限时训练,把握好时间分配。生物学科的做题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内。完成后,考生可对照着标准答案分析自己的错误点和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勤于总结反思。
五、保持良好心态消除紧张心理
考生要学会自我调整,放松心态,将考试看作是检验自己复习效果的一种形式,而不单单是关注自己的分数和排名。紧张学习之余要适当地放松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从而消除紧张焦虑,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上一篇:参加高职自主招生都要注意啥? 下一篇:四川大学2018年十大科技新星!什么是年轻有为?了解一下!
|
|
|
|